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談銀髮長輩喜愛之球類運動與關節傷害之預防保健』~








10248日教育廣播電台【銀髮新視界】節目
『談銀髮長輩喜愛之球類運動與關節傷害之預防保健』~打高爾夫、搥球運動之好處,其可能帶來的運動傷害為何? 

該如何預防保健?

主持人: 郭念洛 小姐
: 廖振焜 醫師( 新光骨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骨科兼任主治醫師、
恩主公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桃園醫院骨科主任、台大醫學院骨科學兼任助理教授 )主持人 郭念洛來賓 廖振焜 醫師】訪談摘錄 ~ 廖振焜 醫師校訂 台灣肩膝關節病友協會 整理
主持人郭念洛:銀髮新視界節目「運動百寶箱」單元中,今天要跟所有的叔叔伯伯阿姨嬸嬸們一起來談高爾夫、槌球兩種運動。高爾夫是很時尚的運動,還有一個很類似的運動~槌球,這兩項運動到底一樣不一樣?
廖振焜 醫師:是很時尚但很昂貴的運動,高爾夫跟槌球兩種運動量就差蠻多的,槌球的運動範圍較小,高爾夫球19洞就要走蠻遠的。
主持人郭念洛:我為什麼說它們很像,是因為它們的動作姿勢有一點點相似,但跟廖醫師聊過後才發覺還是不一樣呀!廖振焜 醫師:高爾夫球在揮桿的動作,要用比較大的力量,槌球沒有用到甚麼力量。
主持人郭念洛:所以兩種球類在力學上是沒有甚麼不一樣的。
廖振焜 醫師:應該是差不多,但高爾夫球應該是用更多的力量,動作更快、更大。
主持人郭念洛:在臨床中因做這兩種運動而來看醫師的,哪一種比較多?
廖振焜 醫師:我做醫師多年還沒有看過因做槌球運動而來看
醫師的。但高爾夫球倒是蠻多的,
主持人郭念洛:好像新光醫院的董事長也很喜歡打高爾夫球是嗎?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喜歡打高爾夫球運動的長輩朋友,在打高爾夫時揮桿的動作,跟身體的哪些關節及肌肉群相關呢?
廖振焜 醫師:打高爾夫球若慣用右手揮桿,其實是靠左手用力,但若您是慣用右手的人,左手肌肉的力量就不如右手肌肉群的力量大,所以常會因此而受傷,更多受傷有時是因為初學時,一打就打到地上,這力量傳上來,手肘跟肩膀肌肉都受傷,這是比較常見的。
主持人郭念洛:喔,因揮桿多半是慣用右手比較多,而揮桿的過程中左手會用到力,所以左手受傷的機率也不小,再來是桿子因為剛學習打到地上反彈回來的力量也不小,讓我們的肌腱受傷了,所以不只是關節連肌腱都會有受損的情形了。
廖振焜 醫師:這是指急性的,還有是慢性的,是指在揮桿的瞬間,頭部跟身體的中間的活動,相對速度比較大,也有可能造成頸椎退化,這就是慢性的。
主持人郭念洛:是慢慢才感覺不舒服的,所以當我們要作高爾夫球運動時,還得要看自己是不是適合去作囉,因為有人脊椎、頸椎本來就有問題。
廖振焜 醫師:廖振焜 醫師:對呀!有些揮桿瞬間腳加速度太大,頸椎受力比較大,所以比較容易退化。
主持人郭念洛:所以原本有退化性問題的人就不太適合作這個運動,就要考慮一下,若身體狀況還不錯,在做這運動時是不是暖身運動就有不一樣了。
廖振焜 醫師:是的全身有可能用到的部位,就都先暖身一下。
主持人郭念洛:因為我曾經看朋友打高爾夫球,可能需要揮桿的關係,所以看到他們大部份都在轉動肩肘子,肩膀、手腕、手指這些地方,我看他們暖身都是做這些地方,這樣是不夠的嗎?
廖振焜 醫師:應該頸椎也應該動一下比較好。
主持人郭念洛:頸椎應該怎樣活動比較好,我曾經看過比較危險的動作,轉脖子的動作,這動作是危險的嗎?
廖振焜 醫師:稍為活動一下就好,不要動太大。
主持人郭念洛:所以就是要活動,讓它每一個地方的曲度動一動,另外我們打高爾夫球球的運動,廖醫師您在醫院看受傷的病患,他們受傷的部位是在哪幾個地方?
廖振焜 醫師:最常見是手肘受傷,如在外側部位,我們稱之
為「網球肘」,就是讓手掌跟手指伸展的肌腱,如果彎曲的肌腱就在內側,那就稱「高爾夫球肘」顧名思義就是高爾夫球運動比較多那個地方受傷,「網球肘」就在伸肌地方,打網球反拍時、或正拍在收拍時比較容易受傷,高爾夫球肘也是類似揮拍動作,所以就這兩個地方特別容易受傷,臨床上常看到的治療方法為,先戴上保護的在前臂用束帶加以保護,讓受傷處休息,不要再受力太大,不能套在痛的地方,要套在它(傷處)前端肌肉處,讓傷處可以休息,但常見病患都戴錯位置。
主持人郭念洛:廖醫師這樣講就讓我想到常見到老朋友他肘部會痛,他就戴護套戴在痛點,感覺上他是要壓在痛點上讓它不痛,這樣戴法是錯的?
廖振焜 醫師:從力學觀點來看應該是戴在遠端,壓在肌肉群地方,讓痛的肌腱休息,可以修復。
主持人郭念洛:這樣戴護套要戴多久?
廖振焜 醫師:一般會建議除了睡覺不要戴以外,平常都盡量戴著,因病患都會自行選擇某些時間不戴,會因此強調希望他們盡量多戴些時間,不會因為病患自行縮短時間而使配戴時間太短。
主持人郭念洛:還是不要自己作醫師比較好,佩戴護套就是要避免受傷的痛點繼續惡化下去,所以要戴在比痛點再前端一點,就是靠近手掌端地方,才能有輔助治療的功能,那睡覺時就不要配戴,平常活動時能戴就盡量戴著。
廖振焜 醫師:對,睡覺時沒有打球不需配戴。
主持人郭念洛:肌腱受傷復原時間會不會很長?
廖振焜 醫師:復原時間就要看受傷的地方受否有再繼續做讓它受傷的活動,有當然就比較難復原。
主持人郭念洛:那發炎的地方就很不容易好囉。
主持人郭念洛:剛剛提到的「網球肘」跟「高爾夫球肘」它們的痛點不一樣,一個是延著大拇指上端的肘部這是「網肘」,如果你是是延著小指內側進來的這是「高爾夫球肘」,所以不管是那一種曾經有過這種問題的朋友,他們如果復原後再去從事這種運動可以嗎?適合嗎?
廖振焜 醫師:如果他很喜歡運動你叫他不要運動很困難的,那就要戴上保護套。
主持人郭念洛:戴上保護套外儘可能姿勢也要正確對嗎?
廖振焜 醫師:是的,一般運動傷害有幾個原則,向心收縮是用力的方向與動作方向一致,比較不會受傷,舉例來說就像爬樓梯,往上爬時,你的力量與你前進的方向是一致的,這種比較不會受傷,那下樓梯時是你的力量與你的動作的方向是相反的,比較容易受傷。打球也是一樣,揮桿出去在收桿時,那一段時間其實也是蠻容易受傷的。
主持人郭念洛:因為揮桿跟你眼睛直視的方向是一樣的,受傷的狀況比較不容易發生,收桿的那一霎那因為剛好是反向的。
廖振焜 醫師:對,就是你的用力方向是要把速度減慢,比較容易受傷,所以收桿跟打到地上都比較容易受傷。。
主持人郭念洛:這個要注意一下我們過去好像沒有特別去瞭解,當要收桿回來力道不同,若疏忽時你以為要結束了但這才是傷害要開始的時候,這是我們在做打高爾夫、槌球兩種運動時應該要注意的部份。但我想因為揮桿的動作不僅肘部會受傷,我發現需揮桿動作的運動很多,像是羽毛球、網球都是那就不只是在肘部,肘關節也有,肩關節也有耶,像這樣連帶性的肢體傷害,是不是有可能同時發生呢?
廖振焜 醫師:當然有可能發生,肩膀只要是有過肩動作,如游泳的自由式、棒球投手、網球的發球、殺球,羽毛球更是大部份動作都過肩,過肩動作時肩旋轉袖,棘突上肌有一點撞到肩峰(肩胛骨其中的一個骨頭),撞久了可能就會破掉或發炎,所以肩膀有這種過肩的動作就比較易受傷。
主持人郭念洛:是不是用力的過程都是瞬間的,力道過大就容易受傷!年輕的時候不管是整個肌腱或肌肉彈性都還不錯,還能把關節給鞏固得很好,可是慢慢的年紀大了因為退化的關係,可能會有鬆脫現象。
廖振焜 醫師:我們的肌腱其實是演化得來的,你一直給它承受張力,它就會長得像肌腱的樣子,不容易破掉或斷裂,但你常常撞擊它,肌腱內的細胞就不知道要長成肌腱或是軟骨,所以有一部份就會變成像軟骨那樣可以承受壓力,應承受壓力的去承受張力久了就容易破裂。
主持人郭念洛:原來在我們肌肉、肌腱、關節這地方有這麼多微妙的變化,這就是我們一般朋友不太瞭解的地方,當它變成軟骨時受撞擊時必然就會比較痛囉!
廖振焜 醫師:當它破掉時就會比較痛,肩膀肌腱只要有受傷怕痛而不動,久了就會沾黏在一起了,就變成冰凍肩(俗稱五十肩)就是這種。
主持人郭念洛:!現在有這種困擾的朋友就明白了,為甚麼你的關節老是會發生一些問題,當然有些是因為退化演變而的,但也有可能是你的運動方式不對,再來就是運動量不足也有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接下來要跟廖醫師請教針對目前臨床上骨科的治療運用哪些方式?廖醫師剛剛特別提醒您本身關節若有疼痛問題,當然有分急性跟慢性的處理狀況,但有些痛點,我常常看到長輩朋友帶護套,都戴錯位置,以為把痛點壓住,它就不痛了,但其實這樣是錯的,要趕快把這個錯的方式改變過來,你才能真正改變你現在疼痛的狀況。廖醫師在新光醫院是很受董事長重視的醫師因為很相信他,常諮詢廖醫師。我們想知道在臨床針對骨關節有問題的朋友,在治療上目前是運用哪些方法,想透過廖醫師的專業讓長輩朋友可以瞭解一下,目前臨床上有受傷都如何診斷呢?
廖振焜 醫師:一般肌腱受傷就是幾個原則,急性受傷就先冰敷,好讓局部血流不要太多;慢性的就改用熱敷,受傷三天以內都當成急性,另外就是不要讓它繼續受傷,
主持人郭念洛:這段時間是不是都不能運動?
廖振焜 醫師:是,要讓它先休息一下,沒有再繼續受傷,然後才考慮治療。肌腱炎有幾種治療方法,局部注射,打到肌腱表面,把肌腱發炎反應抑制下來;或是從表面塗抹抑制發炎的藥膏;另外震波也是一種選擇,震波的治療方式是把震波的能量打到肌腱裡面,細胞受到強烈的拉扯後,細胞會以為是受傷了,就會分泌一些物質來促進它修復,這就是震波治療的原理。另外還有像肩關節、膝關節打玻尿酸也是可以治療的方法。
主持人郭念洛:所以治療的方式有很多的狀態,今天如果像是打高爾夫球肌腱受傷,第一個比較簡單是塗抹藥膏的方式,一般在藥房也有成藥的那種塗起來涼涼的藥膏,跟醫院所開出來的藥膏有什麼不一樣?它好像就是讓它鎮靜讓發炎控制是嗎?
廖振焜 醫師:一般就是局部使用非類固醇的發炎抑制劑,局部使用的想法就是不要讓全身這麼多藥,讓局部的濃度高一點。
主持人郭念洛:塗抹藥膏的方式對有的人還不是那麼有效,我們可以採用注射的方法?
廖振焜 醫師:注射就不是注射抗發炎的藥了,而是打類固醇。若是肩膀跟膝蓋還可以打玻尿酸。肩膀可以打在關節裡,打在滑液囊裡臨床上都有效,這是衛生署核可的。
主持人郭念洛:這是退化性關節炎會用到的嗎?
廖振焜 醫師:是,它在肩膀也有療效。
主持人郭念洛:肌腱發炎也能這樣做嗎(打玻尿酸)
廖振焜 醫師:手肘部位(打玻尿酸)目前衛生署尚未核可,也許過一陣會核可開放,現在還是不要這樣做。
主持人郭念洛:另外就是剛剛有提到的震波部份,它是以能量打進我們不舒服的地方,讓細胞誤以為受傷而分泌修復組織出來是嗎?這個技術我們有些老朋友沒有聽過耶! 廖振焜 醫師:震波的發展是從二次世界大戰而來的,德軍的潛艇受到深水炸彈攻擊,潛艇本身沒有毀損,但裡面的人卻死了,經由解剖發現死因是內臟被震波震破致死,德國後來就研究以震波震碎石頭,之後就試在鈣化肌腱炎的結石,打一打發現肌腱炎也很有效,做研究一陣子發現血液有促進修復的賀爾蒙就升高,推測原因應該就是一個壓力波出去,細胞受到拉扯後,它誤以為受傷,它就分泌那些物質讓結締組織過來修復。
主持人郭念洛:科技的進步真是太有意思喔!就像是一個故事不斷去研究發現新技術,才能在臨床中去照顧更多的朋友,但這項技術健保有給付是嗎?這點是我們比較關心的事。
廖振焜 醫師:目前健保還沒有給付。健保有給付的就是像超音波的治療,超音波的治療在復健科,門診的部份就在骨科、復健科甚至神經內科都有。
主持人郭念洛:這是我們在就醫上的一些資訊,謝謝廖醫師跟聽眾朋友做一些提醒,不過我想要針對甚麼治療,要看每一個病人的狀態有何不同,你到了醫療院所找到了你的專科醫師後,醫師才可以針對你的病情給予你適當的處方,我想這是一個很正規的流程,我希望大家能清楚跟明白,不過回過頭來預防還是重於治療,我們都希望朋友們運動的時候不要受到傷害,在骨科醫師的立場來看,我們很多長輩朋友運動時還是要考慮哪些重點是必要的呢?
廖振焜 醫師:當然是暖身運動是比較重要的,要戴適當的護具,要量力而為,像是從來沒打過,一下就去打十八洞這樣可能就負擔太大了。
主持人郭念洛:所以還是要慢慢的循序漸進讓自己去適應運動比較恰當一點,畢竟有些朋友關節有些退化問題,所以戴適當的護具是必要的,這是廖醫師給聽眾朋友的一些提醒跟建議。今天特別邀請到新光醫吳火獅紀念醫院的骨科主治醫師廖振焜廖醫師來到現場關心長輩朋友,如果您也喜歡一些球類運動,或者您現在正有關節疼痛問題,想藉由這個機會了解自己到底發生甚麼狀況,應該如何來做保護,歡迎聽眾朋友可以隨時打電話進來,跟廖醫來談談您的困擾,尤其在我們骨關節疼痛的朋友在我們長輩朋友中真的非常多,有時候聽到一點點聲音就想這是甚麼問題,其實不要猜,要來了解一下身體到底有什麼變化,這是非常重要的。

Call in
觀眾1:我是家庭主婦我沒有打高爾夫球,但是我的肘關節外側,我記得可能是拿重物掛在肘關節處,之後就疼痛已經痛了一二年了,因全身痛的地方太多了,目前膝關節都在做復健,但現在我最痛的就是左手臂、右手關節處,右手看起來比較短,關節也有媽媽手發炎….,請教醫師我要怎麼弄? 主持人郭念洛:請廖醫師給您一個醫療的建議方向,謝謝您來電。
廖振焜 醫師:痛的地方這麼多,可能要考慮是否你有全身性的問題,像尿酸是不是有高啦,可能要先檢查一下,先把這些排除了,再針對痛的地方治療。
主持人郭念洛:我們身上若有某一處經常的發炎,像這位小姐她說她兩隻手抬起來有一隻比較短另一隻比較長,長期發炎有可能造成長短手或長短腳的問題嗎?
廖振焜 醫師:應該是不會的,可能有一些動作剛好偏一邊,就以為是長短手。
主持人郭念洛:那像她現在的狀況應該要看哪一科比較好?
廖振焜 醫師:如果要排除全身性的問題,可能免疫風濕科更專業。
主持人郭念洛:先去免疫風濕科看一看比較好,這是廖醫師給您的建議。

Call in
觀眾2:我的板機指已經很久了,不知道應怎麼治療?
主持人郭念洛:很多長輩朋友都有板機指的問題,是不是隨著年紀大也會產生?
廖振焜 醫師:板機指的問題就是手指的曲肌的肌腱被另一個韌帶夾住,正常使用不會當你手指使用過多,肌腱有點腫的時候,肌腱相對來說就會有一點卡住,越卡住的時候就越磨擦致越發炎、越發炎就越腫、越腫就越卡住,形成惡性循環,若是急性期可能表面擦一些抗發炎的不要腫起來就好了,慢性的可以嘗試打類固醇,打到肌腱的表面讓它消腫,消腫就不會卡住,有的這樣就會好了,如果這樣都不會好,那表示你這個已經磨的太久了,那條韌帶就會變得比較肥厚,所以你怎麼治療它都會卡住,就只好用手術的方式,還有其它保守的治療方式,你說我不要打類固醇、我也不要手術,那就去復健,那甚至去做震波。
主持人郭念洛:震波也可以?
廖振焜 醫師:可以,肌腱炎也可以用震波。
主持人郭念洛:我父親也是有板機指問題,後來他就是做復健,我記得做復健做了好久有一年以上,後來才恢復的,但這真的要有點耐心,要看每一個人對治療的接受程度,你才知道你適合做哪一種治療,這位朋友可能還是要請醫師幫您判斷一下肌腱肥厚的程度是甚麼狀態。

Call in
觀眾3:我是前一陣子有跌倒,但有治療現在有比較好,我跌倒是左腳剛好有碰觸到,現在左腳每次在穿脫襪子、褲子的時候都會發出吱嘎聲,聲音大到甚至覺得會吵到別人!就覺得有些無法支力這樣,無法支力還不打緊,左腳踩下就會喀的很大聲這樣,且我發覺那種聲音愈來愈大,除了聲音聽起來不舒服也會痛,連筋絡好像也會扭到的感覺。
廖振焜 醫師:膝蓋關節的聲響大部份是因為"皺壁()症侯群"就是我們在胚胎形成膝關節時,會產生一些皺褶,這些大部份不會有甚麼不舒服,你可能在某一次跌倒後那個褶襞愈模愈肥厚聲音就愈來愈大,但那個部份不會有甚麼症狀,真的到這麼痛的話,可能就要考慮是不是有退化性膝關節炎,應該要照一下X光看一下是不是有退化。
主持人郭念洛:X光可以照得到嗎?要到骨科嗎?
廖振焜 醫師:褶襞照不到,退化性膝關節炎一照就知道。可以到骨科、復健科。

主持人郭念洛:會疼痛的話就不必在思考了,趕快回到你跌倒的環境裡請你的骨科專科醫師幫你處理。

Call in
觀眾4 我是腰椎三四五節有開過刀,開刀後可能我的姿勢不良,我坐著打電腦,我發現當直腰、彎腰挺起來時,我左手邊下面靠近劍椎那邊會有喀的一聲(不會痛),我就想是不是我的骨頭又有問題了,但開刀前都沒以這個現象,因為怕站不久就一直坐著,我的腰是懸空的屁股是出去的(斜的),我是否是因為姿勢不良造成這樣,還是因為開刀的關係?
廖振焜 醫師:這個就比較複雜,開過刀要看她是否有打釘子固定,若有釘子固定,現在的脊椎開刀都用釘子固定,固定後那幾節就不會動了,這部份就不動那其它能活動的部份就更要活動更多,所以可能會加速那幾節的退化,可能當時如果不開的話,症狀也是很嚴重呀,所以這是一個兩難問題,所以就是開過刀其它幾節就會加速的退化,除非過幾年後人工的脊椎關節都做得很好,可能就比較不會有這些問題。
主持人郭念洛:我們要請這位朋友再回去請醫師看一下,其它關節是不是有退化了,這點很重要,還有她是不是有運動,我發現開過刀的朋友都不敢動,她愈怕動是不是又造成以前的問題出現,到底他們該不該運動呢?
廖振焜 醫師:現在的脊椎手術都是把它固定住,固定住活動度就變小了,所以就要考慮你的運動是不是會讓腰椎活動太大的,那可能就要考慮!另外就是脊椎那邊的肌肉還是要訓練一下,所以有那種部用活動練肌肉的運動。
主持人郭念洛:肌肉張力耐力訓練的那種可以嗎?
廖振焜 醫師:可以。
主持人郭念洛:我們改天在節目中再來教大家怎麼做強化脊椎骨附近肌肉群的運動。

Call in
觀眾5:我因為要工作兩隻手都可以用滑鼠,變成我的兩隻手都有「腕隧道症候群」,我右手大拇指下面的肌肉有萎縮,請問我可以做什麼活動,使它不繼續萎縮。
主持人郭念洛:你兩隻手都能用滑鼠你好厲害喔!來聽聽廖醫師給您甚麼建議。
廖振焜 醫師:腕隧道症候群就是在手腕中間的正中神經受到擠壓,可以用滑鼠墊墊著先這樣嘗試看看,也可以去做一下神經傳導或肌電圖看一看壓得多嚴重,但如果你已經有萎縮了一般的外科醫師會建議你開刀,把韌帶放鬆。
主持人郭念洛:不過因為左右手都會用滑鼠應該已經分擔一些壓力了呀!可見她的工作量很大喔!已經有萎縮的現象就表示它壓的狀況不輕了,所以這時候還要回去看肌電圖嗎?還是它要繼續做復健治療跟運動會比較好?
廖振焜 醫師:我們一般是如果肌電圖都有證據了,會給她先吃幾個月的維生素B群,B群就是修復神經用的,有些人吃了以後就覺得不那麼麻了,就可拒絕開刀,但如果連這些都沒有效的話,就只好手術治療了。 主持人郭念洛:如果做一些按摩運動、手指運動,有辦法改善嗎?
廖振焜 醫師:看起來是沒甚麼幫助,那個橫的韌帶已經肥厚了怎麼運動都沒有用。
主持人郭念洛:所以聽眾你可能要先知道神經受壓迫的程度有多嚴重,或許這個部份可以請教復健科醫師再來調整,可是她現在要繼續追蹤要回復健科或是骨科比較好?
廖振焜 醫師:其實都可以。
主持人郭念洛:這提供給這位聽眾參考,如果說您也有這種困擾,關於正中神經的問題,還是要看一下您的壓迫程度,有的人她的管道可能還沒有很狹窄的時候,其實可能還有很多方是來做調整的。
今天很感謝「台灣肩膝關節病友協會」體會到很多肩膝關節病友們有這種困難,特別為我們邀請到專科醫師來到空中陪伴所有朋友來了解我們身體的變化,今天也很感謝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的骨科主治醫師廖振焜醫師來到空中關心聽眾朋友,謝謝您。

沒有留言: